
泸定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
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河西街与成武路之间的大渡河上,北距上游雅康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4218)兴康特大桥5千米,距离高速公路出入口8千米,南距下游城南大桥800米;桥西接海子山,桥东接二郎山。
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投入使用;于1961年3月4日被纳入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3年纳入景区管理。
扩展资料: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
在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城。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泸定桥又称铁索桥,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泸定桥竣工之际,康熙皇帝亲自为该桥题写“泸定桥”桥名。大渡河自北向南,浪大水急,两岸谷壁陡峭,险峰兀立。泸定桥是大渡河上建造最早最长的一座桥梁。桥体分别由桥身、桥台、桥亭三个部分组成。
桥身,由十三根铁索组成,是泸定桥的主要组成部分。东西桥台之间净跨100米、铁索长101.67米、桥宽2.7米,踏上桥面,整个桥身起伏荡漾,如泛轻舟,它是连接川藏交通咽喉之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泸定桥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重走长征路:泸定桥十三根铁链扛起一个共和国
泸定桥在哪个省 在哪个市
泸定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市。
具体位置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河西街与成武路之间的大渡河上。卢沟桥是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座跨大渡河铁索桥,泸定桥长103米,宽3米,由13根铁链和铁链上铺的木板组成,铁链左右两边各2根为扶手,底下并排9根,全桥铁件重40余吨。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飞夺泸定桥”,因此战役而远近闻名,卢沟桥已经发展成旅游区。甘孜州所处地理纬度属于亚热带气候区,但由于地势强烈抬升,地形复杂,深处内陆,绝大部分区域已失去亚热带气候特征,形成大陆性高原山地型季风气候,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显著。
泸定桥特色景点
1、大渡河
流域面积总计9.2万平方公里,干流北从冷竹关,南至雨洒河,纵贯泸定全县烹坝、泸桥、冷碛等9个乡镇,两岸有冷竹关沟、磨西河、雨洒河等48条支流。大渡河两岸谷坡陡峭,谷宽300-800米,水流湍急,险滩密布,形成了大小不等的洪积扇和冲积扇。
2、二郎山
位于泸定、天全、荥经三县交界处,海拔3437米,北面是夹金山,南面是邛崃山,西面与贡嘎山遥相呼应,曾是千里川藏线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交通要道。现在已建成的二郞山隧道位于海拔2182米的二郎山山腰,全长8660米,是亚洲较长的公路隧道,也是国内已贯通的公路隧道中较长和海拔较高的一条。
3、红岩顶
坐落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境的红岩顶,一个比牛背山更优美,离贡嘎更近的胜地。作为四川六座360度无死角的观景平台之一的二郎山红岩顶,已慢慢的开始了它的崛起过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泸定桥
泸定桥在哪个省市
泸定桥在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定桥,又名大渡桥,是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座跨大渡河铁索桥,为泸定桥风景区的主要景观文物。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九月,于清康熙四十五年四月投入使用。泸定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锁链组成,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
泸定桥是一座悬挂式铁索桥,全桥由桥身、桥台和桥亭三大部分组成。桥身由多根碗口粗的平行铁链构成,桥栏直接由铁链架设,底下并排铁链铺上木板形成桥面,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各铁链环环相扣。
泸定桥横桥板间隔相铺,犹如窗棂,这种结构既能减轻桥重,又能减少风的阻力;扶手链与底链每隔5米相连的设计使桥身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泸定桥全长103.67米,宽3米;全桥共有13根铁链,两边桥栏各有2根铁链,桥面有9根铁链;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铁环相扣构成,总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
泸定桥是哪个地方的
泸定桥是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的。
泸定桥,又名大渡桥,为铁索桥,座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城大渡河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建成于45年(1706年),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
两岸桥墩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为中国国内独有。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强渡大渡河后飞夺泸定桥而使该桥闻名中外。
泸定桥简介
在关岭、晴隆二县交界的北盘江渡口。两峰夹峙,一水中绝,断崖千尺,壁立如削。是古代由黔入滇的必经之处。东西两岸相距约80米,水流急湍。明崇祯四年(1631年)贵州按察使朱家民倡议建铁索桥,冶大铁链数十条贯于两岸岩石间。
其上横铺木板两重,厚约27厘米,阔约3米。两边架设高约3米的网状链条护栏,桥头附有方便行旅休憩、避雨的楼堞设施。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做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体重40余吨。
泸定桥在哪里
泸定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
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河西街与成武路之间的大渡河上,北距上游雅康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4218)兴康特大桥5千米,距离高速公路出入口8千米,南距下游城南大桥800米;桥西接海子山,桥东接二郎山。
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投入使用;于1961年3月4日被纳入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3年纳入景区管理。
扩展资料: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
在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城。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泸定桥又称铁索桥,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泸定桥竣工之际,康熙皇帝亲自为该桥题写“泸定桥”桥名。大渡河自北向南,浪大水急,两岸谷壁陡峭,险峰兀立。泸定桥是大渡河上建造最早最长的一座桥梁。桥体分别由桥身、桥台、桥亭三个部分组成。
桥身,由十三根铁索组成,是泸定桥的主要组成部分。东西桥台之间净跨100米、铁索长101.67米、桥宽2.7米,踏上桥面,整个桥身起伏荡漾,如泛轻舟,它是连接川藏交通咽喉之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泸定桥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重走长征路:泸定桥十三根铁链扛起一个共和国
泸定桥在哪个省哪个市
泸定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
泸定桥(Luding Chain Bridge),又名大渡桥,是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座跨大渡河铁索桥,为泸定桥风景区的主要景观文物。
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投入使用;于1961年3月4日被纳入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3年纳入景区管理。
泸定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锁链组成,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该桥因“飞夺泸定桥”战斗而闻名中外。
泸定桥的价值意义
泸定桥曾是大渡河上最长的铁索桥,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曾有对联题道:“东环泸水三千里、西出盐光第一桥”;从清朝以来,泸定桥为四川入藏的咽喉要道和军事要津。
作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枢纽和飞夺泸定桥战役的核心地,泸定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底蕴,对研究中国革命史、边疆发展史、藏区社会史等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泸定桥建筑风貌独特,为世界和中国所独有。陈运和用诗《泸定桥》评价“人间从未望见这种桥一座如此简陋的桥一座十分惊险的桥一座跨越激流的桥一座飞跃峡谷的桥”。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泸定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