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进
创造美好未来

灭火器的使用步骤简写(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步骤简写)

灭火器的使用步骤简写(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步骤简写)

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步骤:

一、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提,拿着把手将灭火器提起;

2、拔,拔去保险;

3、瞄,在离起火点一点五米以上(如是电器起火,应更远)的侧后方瞄准起火点;

4、按,按住喷射装置,对准起火点喷射,且水平横向移动,将干粉包围覆盖起火点,保险起见持续时间长些,灭火器使用一次后,30分钟内压强全部消失,下次需从新增压装粉。

二、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主要适用于扑救各种油类火灾、木材、纤维、橡胶等固体可燃物火灾。

1、右手拖着压把,左手拖着灭火器底部,轻轻取下灭火器;

2、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

3、右手捂住喷嘴,左手执筒底边缘;

4、把灭火器颠倒过来呈垂直状态,用劲上下晃动几下,然后放开喷嘴;

5、右手抓筒耳,左手抓筒底边缘,把喷嘴朝向燃烧区,站在离火源八米的地方喷射,并不断前进,兜围着火焰喷射,直至把火扑灭;

6、灭火后,把灭火器卧放在地上,喷嘴朝下。

三、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主要适用于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火灾,还可扑救仪器仪表、图书档案、工艺器和低压电器设备等的初起火灾。

1、用右手握着压把;

2、用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

3、除掉铅封;

4、拔掉保险销;

5、站在距火源两米的地方,左手拿着喇叭筒,右手用力压下压把;

6、对着火源根部喷射,并不断推前,直至把火焰扑灭。

四、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主要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的初起火灾。本灭火器移动方便,操作简单,灭火效果好。

1、把干粉车拉或推到现场;

2、右手抓着喷粉枪,左手顺势展开喷粉胶管,直至平直,不能弯折或打圈;

3、除掉铅封,拔出保险销;

4、用手掌使劲按下供气阀门;

5、左手持喷粉枪管托,右手把持枪把,用手指扣动喷粉开关,对准火焰喷射,不断靠前左右摆动喷粉枪,把干粉笼罩在燃烧区,直至把火扑灭为止。

灭火器使用步骤五个字?

灭火器使用步骤五个字:看、提、拔、瞄、压。

1、看:看干粉有没有过期,看压力表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

2、提:提起灭火器。

3、拔:拔下安全销。

4、瞄:瞄准火苗根部。

5、压:压下手柄,一压到底,对准着火物质,直至火焰完全扑灭。

扩展资料:

灭火器注意事项:

1、 灭火器在运输和存放中,应避免倒放、雨淋、曝晒、强辐射和接触腐蚀性物质。

2、 灭火器的存放环境温度应在-10-45℃范围内。

3、 灭火器放置处,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止筒体受潮腐蚀。应避免日光曝晒和强辐射热,以免影响灭火器正常使用。

4、 经维修部门修复的灭火器,应有消防监督部门认可的标记,并注以维修单位名称及维修日期。

5、灭火器无论是使用过还是未经使用过,从生产日期(每具灭火器的筒体上都有生产日期)算起,达到规定的维修年限后必须送维修单位进行维修,达到报废年限的必须报废,维修中筒体经水压试验不合格的灭火器也必须报废。

6、 管理处必须加强对灭火器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要建立“灭火器台帐”,登记类型、配置数量、设置部位和维护管理的责任人;明确维护管理责任人的职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灭火器

灭火器使用方法步骤

灭火器使用方法步骤

你知道灭火器使用方法步骤是怎么样的吗?在我们遇到火情的时候,应该要迅速找到周围的灭火器,对火情进行灭火处理。很多朋友不知道灭火器怎么用,下面我就为大家分享一下灭火器使用方法步骤,感兴趣的朋友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灭火器使用方法步骤1

灭火器使用方法步骤

1、提

提指的是用手提起灭火器的提把,让灭火器保持水平垂直的状态。同时这一步的主要目的还有检查灭火器的保险插销和使用日期是否在可使用范围内,确认灭火器是否可以继续使用。

2、摇

摇指的是上下颠倒摇晃灭火器,因为灭火器长时间不使用,里面的干粉会堆积在一起。如果不摇晃,可能会导致干粉很难喷出来,或者是直接堵住灭火器喷管。

3、拔

拔是指拔掉灭火器的保险插销,灭火器的保险插销在提拔的左下方,是一个圆环状金属物,使用灭火器前必须拔掉保险插销,才能让灭火器喷出干粉灭火。而小孩、老人等力气较小的人群,可以先拔掉插销另一头的铅封,再拔插销会更轻松。

4、握

握是指手握喷管,需要用手握住灭火器喷管的最前端,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固定喷管喷射的方向,让喷管顺利喷出干粉。如果喷灌弯曲或弯折,会导致干粉被堵在喷灌内。

5、压

压是指压下灭火器的压把,灭火器的提把其实就是压把,需要用手紧紧压紧压把上下把杆,才能让干粉持续喷出来,如果不压压把或中间松掉压把,都会导致干粉喷不出来。

6、扫

扫指的是对准火焰扫射,用灭火器扫射火焰时,需要注意应当站在上风口距离火焰3~5米处,否则喷出的.干粉还没有到达火焰上就会被吹散,同时距离过远也会达不到灭火器的射程。

灭火器使用方法步骤2

不同灭火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手提式泡沫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适宜扑灭油类及一般物质的初起火灾。使用时,用手握住灭火机的提环,平稳、快捷地提往火场,不要横扛、横拿。灭火时,一手握住提环,另一手握住筒身的底边,将灭火器颠倒过来,喷嘴对准火源,用力摇晃几下,即可灭火。

注意事项:

1、不要将灭火器的盖与底对着人体,防止盖、底弹出伤人。

2、不要与水同时喷射在一起,以免影响灭火效果。

3、扑灭电器火灾时,尽量先切断电源,防止人员触电。

二、手提式

二氧化碳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宜扑灭精密仪器、电子设备以及600伏以下的电器初起火灾。 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有两种使用方式,即手轮式和鸭嘴式。 手轮式:一手握住喷筒把手,另一手撕掉铅封,将手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打开开关,二氧化碳气体即会喷出。鸭嘴式:一手握住喷筒把手,另一手拔去保险销,将扶把上的鸭嘴压下,即可灭火。

注意事项:

1、灭火时,人员应站在上风处。

2、持喷筒的手应握在胶质喷管处,防止冻伤。

3、室内使用后,应加强通风。

三、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适宜扑灭油类、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等初起火灾。使用时,先打开保险销,一手握住喷管,对准火源,另一手拉动拉环,即可扑灭火源。

灭火器的正确的4个步骤简写

灭火器的正确的4个步骤简写

一、拉,拉掉握把上的插销。

二、瞄,将喷头对准火源根部。

三、压、压下握把,使灭火剂喷出。

四、扫、扫向火源,来回左右喷射。

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压力表的压力是否正常,指针在绿色区域正常,在黄色区域表示压力过高,不建议使用,在红色区域表示压力不够。如果使用的是干粉灭火器,使用前记得先倒置并上下晃动,避免粉剂因长期未使用,沉淀在瓶底板结的情况。这样会严重影响灭火效果。其他药剂的灭火器则无需此操作。

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步骤

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步骤:

一、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提,拿着把手将灭火器提起;

2、拔,拔去保险;

3、瞄,在离起火点一点五米以上(如是电器起火,应更远)的侧后方瞄准起火点;

4、按,按住喷射装置,对准起火点喷射,且水平横向移动,将干粉包围覆盖起火点,保险起见持续时间长些,灭火器使用一次后,30分钟内压强全部消失,下次需从新增压装粉。

二、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主要适用于扑救各种油类火灾、木材、纤维、橡胶等固体可燃物火灾。

1、右手拖着压把,左手拖着灭火器底部,轻轻取下灭火器;

2、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

3、右手捂住喷嘴,左手执筒底边缘;

4、把灭火器颠倒过来呈垂直状态,用劲上下晃动几下,然后放开喷嘴;

5、右手抓筒耳,左手抓筒底边缘,把喷嘴朝向燃烧区,站在离火源八米的地方喷射,并不断前进,兜围着火焰喷射,直至把火扑灭;

6、灭火后,把灭火器卧放在地上,喷嘴朝下。

三、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主要适用于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火灾,还可扑救仪器仪表、图书档案、工艺器和低压电器设备等的初起火灾。

1、用右手握着压把;

2、用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

3、除掉铅封;

4、拔掉保险销;

5、站在距火源两米的地方,左手拿着喇叭筒,右手用力压下压把;

6、对着火源根部喷射,并不断推前,直至把火焰扑灭。

四、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主要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的初起火灾。本灭火器移动方便,操作简单,灭火效果好。

1、把干粉车拉或推到现场;

2、右手抓着喷粉枪,左手顺势展开喷粉胶管,直至平直,不能弯折或打圈;

3、除掉铅封,拔出保险销;

4、用手掌使劲按下供气阀门;

5、左手持喷粉枪管托,右手把持枪把,用手指扣动喷粉开关,对准火焰喷射,不断靠前左右摆动喷粉枪,把干粉笼罩在燃烧区,直至把火扑灭为止。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步骤

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5个步骤分别为看、提、拔、瞄、压。

一看:指灭火器是否还在有效期内,看压力表指针是否处于绿色区域。

二提:指双手提起灭火器。

三拔:拔下安全销。

四瞄:将灭火器对准火苗根部。

五压:压下手柄,对准着火点,一压到底,直至火焰扑灭为止。

灭火器使用注意事项

1、一般公共场合的灭火器放置在走廊或者通道内,并且有醒目的红色标志。日常生活中,每到陌生的公共场所,比方说商场、酒店等,要先看好安全通道的路线及消防器材的摆放区域,万一突发火灾意外,可以及时做灭火处理。

2、定期检查灭火器的压力情况,若压力指针指向红色区域时,要送正规的专业单位做维修或再填充处理;若使用过,及时一点点,也要及时送维修单位做填充工作。

3、正式使用时,要冷静处理,先摇晃下灭火器,让内部干粉松动,接着拔出灭火器的保险插销。人站在风的上口,对准火源的根部,距离火源约3米的样子,按下压把灭火,直到火源熄灭。

4、灭完火后,再检查下是否有残火隐藏;若有的话要继续喷几下,以防死灰复燃。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图片来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联系707225630@qq.com我们删除!
文章链接:http://www.rujiaoqi1.com/343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