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的句子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这句话的意思是看过嵩山、泰山、衡山、恒山、华山就等于看过天下全部的山了,而黄山则又具备了五岳的特质,可见黄山的独特。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其实并非是徐霞客诗中的原句,而是后人概括出来的。因为徐霞客在游览完黄山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原文这样写道“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一句话道出了黄山无出其右者,人们本来对五岳评价就极高,黄山比五岳还巍峨秀丽,就无需再看了。
黄山介绍
黄山,古称黟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地处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北部,地跨歙县、休宁县、黟县和黄山区、徽州区,东起黄狮岭,西至小岭脚,北始二龙桥,南达汤口镇,地跨东经118°01'至118°17'、北纬30°01'至30°18',山境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总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五岳归来不看山下一句
“五岳归来不看山”下一句是:黄山归来不看岳。
该句是俗语,意思是极言黄山景观之胜。
出处:韩少华 《温馨的风》: “告别西湖,到了黄山。倒不是什么禅宗真谛感召了我,而是自己惑于徐霞客那句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的名言,才不顾自己的风湿病痛来登黄山的。”
扩展资料
五岳: 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我国历史上的五大名山。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
黄山:在安徽省南部。风景秀丽,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名。极言黄山景观之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五岳归来不看山下一句是什么?
五岳归来不看山下一句是黄山归来不看岳。
出处:俗语
释义:五岳: 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我国历史上的五大名山。黄山:在安徽省南部。风景秀丽,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名。极言黄山景观之胜。
引证:韩少华 《温馨的风》: “告别西湖,到了黄山。倒不是什么禅宗真谛感召了我,而是自己惑于徐霞客那句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的名言,才不顾自己的风湿病痛来登黄山的。”
示例:万万没想到黄山的奇妙景色,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怪不得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了。
扩展资料
黄山的主要景点:
1、云海
自古黄山云成海,是云雾之乡,其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观、尤以冬季景最佳。依云海分布方位,全山有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
2、温泉
黄山“五绝”之一的温泉(古称汤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云峰下,水质以含重碳酸为主,可饮可浴。传说轩辕黄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还童,羽化飞升的,故又被誉之为“灵泉”。
3、三瀑
黄山有36源、24溪、20深潭、17幽泉、3飞瀑、2湖、1池。黄山之水,除了温泉之外,尚有飞瀑、明荃、碧潭、清溪。著名的有“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龙瀑”,并称为黄山三大名瀑。
五岳归来不看山下一句是什么
正确的句子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这句话的意思是看过嵩山、泰山、衡山、恒山、华山就等于看过天下全部的山了,而黄山则又具备了五岳的特质,可见黄山的独特。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其实并非是徐霞客诗中的原句,而是后人概括出来的。因为徐霞客在游览完黄山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原文这样写道“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一句话道出了黄山无出其右者,人们本来对五岳评价就极高,黄山比五岳还巍峨秀丽,就无需再看了。
黄山介绍
黄山,古称黟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地处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北部,地跨歙县、休宁县、黟县和黄山区、徽州区,东起黄狮岭,西至小岭脚,北始二龙桥,南达汤口镇,地跨东经118°01'至118°17'、北纬30°01'至30°18',山境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总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五岳归来不看山”的下一句是什么?
黄山归来不看岳
这句诗出自徐霞客的《漫游黄山仙境》,意思是五岳是我国山里最美的,从五岳回来后,其他的山都不要看了。黄山比五岳更美丽,从黄山回来,五岳也不要看了。
具体原文如下: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游山要游徽黄山,不到黄山憾一生。天下游子痴绝处,无梦神游到徽州。
但这首诗出现了许多现代名词,是否真正为徐霞客所做存在争议,徐霞客漫游天下,阅览众多名景,也曾游览黄山,对黄山的赞美也是确实存在的。
五岳是中华大地上的五大名山,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i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在中国的历史中,五岳有着重大影响和崇的地位。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与长江、长城、黄河同为中华壮丽山河和灿烂文化的杰出代表,被世人誉为“人间仙境”、“天下第一奇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境内群峰竞秀,怪石林立,有千米以上高峰88座,“莲花”、“光明顶”、“天都”三大主峰,海拔均逾1800米。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两次登临黄山,赞叹道:“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据此概括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旧时,黄山交通闭塞,游人罕至,一直藏在深闺人未识。秦汉时期,见于文字记载隐居黄山者,唯有会稽太守陈业“洁身清行,遁迹此山”。直至唐宋,黄山乃渐为世人所识,山上寺庙宫观才日渐增多。随着名士隐居、宗教传入,开发建设也随之开始。
徐霞客出生于明朝江苏江阴市的一个富庶之家,祖上都是读书人,称得上是书香门第,依照中国古代传统儒家思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读书的最终目的自然是考取功名。但徐霞客无意于科考,15岁那年,他应过一回童子试,没有考取,后来就没有再上考场了,这相当于拒绝了现在的高考,这要放现在父母非得痛心疾首不可。好在徐霞客有一对异常开明的父母,在父母的支持下徐霞客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就算在今天看来也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更何况是在几百年前的明朝?
徐霞客的游历,并不是单纯为了寻奇访胜,他调查火山,寻觅长江源头,是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寻找大自然的规律。他对河流性质的考略,对其源流的辨析,对石灰岩地貌的总结,对火山、温泉等地热现象的研究,以及对农业、手工业、交通状况的描述,有不少成为今天地理学所遵循的规律性结论。徐霞客本人更是世界上第一位石灰岩地貌考察学者。他的《徐霞客游记》开创了我国地理学上实地考察自然,系统描述自然的先河,被誉为把科学和文学融合为一体的“奇书”。